金属表面热处理的工艺
表面处理是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或其他特种功能要求。 对于金属铸件,我们比较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是,机械打磨,化学处理,表面热处理,喷涂表面等。
一、表面热处理
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是指在不改变钢的化学成分及心部组织情况下,利用快速加热将表层奥氏体化后进行淬火以强化零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
金属材料热处理及其表面处理方法正火 (1)工艺:将工件加热至Ac3以上30-50度——保温——取出空冷/喷水/吹风冷却。 (2)目的: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 (3)区别:功能和退火有点类似,但还是有区别,正火与退火的不同点是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一些,其机械性能也有所提高。另外,正火炉外冷却不占用设备,生产率较高,退火,正火在同样能达到要求的时候优先选择正火,因为正火成本低。
金属材料热处理及其表面处理方法
调质(主要是防止材料变形,对于齿轮:齿根调质可以增强齿根弯曲强度)
(1)工艺:调质=淬火+高温回火
(2)目的:处理要求有高的综合力学性能的含碳0.38%~0.50%的中碳钢及中碳合金钢工件,如连杆、轴等,各种连接件及传动件,调节材料强度和韧性,获得综合性能好的零件
固溶处理
(1)工艺:将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1100℃左右,使碳化物相全部或基本溶解,碳固溶于奥氏体中,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
(2)目的:使合金中各种相充分溶解,强化固溶体,并提高韧性及抗蚀性能,消除应力与软化,以便继续加工或成型。